• 首页
  • 十大买球靠谱平台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六十年代,我们佩戴红领巾列队去看电影,现在老了还去看电影吗?

    发布日期:2025-01-24 03:22    点击次数:126

    六十年代,我们佩戴红领巾列队去看电影,现在老了还去看电影吗?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电影业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们所喜爱的电影大多是黑白影片,然而,这并不影响那时候我们还是少年对看电影的热情和渴望。

    那时候,黑白影片并不多,像《上甘岭》、《英雄儿女》、《海鹰》、《节振国》、《女篮五号》等影片,看了多少遍也不腻烦,每次观看后,都是激情澎湃,有新的观感和深刻体会,励志心特强,长大要当解放军,保家卫国。

    六十年代中期,我正在上小学,每次老师在下午自习课要放学时通知我们过几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电影,请同学们报名参加活动,由各个小组长负责收电影票钱。

    接到老师通知后,我们特别高兴,我和我的同学都喜欢看电影,电影票才5分钱,父母虽然收入不高,也不会舍不得不让孩子看电影,所以,班里的全体同学都是兴高采烈提前报名看电影。

    那时候,我们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都是去和平影剧院看电影,这家影剧院上下两层,能容纳1000多观众呢,离我们学校不远,步行用不了10分钟就到了。每次学校组织看电影,我们都是按照班级列队,唱着革命歌曲去和平影剧院看电影。

    展开剩余65%

    我还记得,和平影剧院的门前有很高台阶,左侧和右侧各有一头石头狮子,栩栩如生,威风凛凛。门前还有大水池,里面养着各种颜色的鱼。

    那是1965年春季的一天,班主任老师通知我们看《上甘岭》电影,还为我们简单做了剧情介绍。我特别兴奋,放学回到家,害怕忘记交电影票钱,就急急忙忙向母亲要了5分钱。

    到了看《上甘岭》电影那一天,我起得很早,换上了一套没有打补丁的过年穿的衣服,在脖子上系好我自己洗好的红领巾,就跑去学校了。

    我们上午看电影,就不用上课写作业了,如同放暑假一样,那是多么兴奋异常啊!

    少年时代的我就爱看电影了,我的同学也和我一样。那时候,没有手机,平时就是听收音机。我记得,我最喜欢听的就是评书《烈火金刚》,特别崇拜史更新和肖飞。

    我在上小学期间,在和平影剧院记不清看了多少次电影,但我记得,我在那里还看过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的电影,只是不记得是哪一年了。

    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就过去了半个多世纪,50多年,祖国日新月异,中国电影业也发展迅速,涌现出很多世界级别的著名导演和演员,很多影片都获得了世界大奖,电影院发展到13.8万个,可是,现在我们都老了,不像少年时代那样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当然,原因很多。

    如今,全国各大商场都有电影院,消费者去买东西并且顺便看一场电影十分方便,只是看电影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老年人更不喜欢去电影院。

    现在,人们看一场电影,便宜点买一张电影票要几十元,贵点就要超过100元了,这对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来说,即使是喜欢看电影,恐怕也舍不得花100元买一张电影票。

    著名导演张艺谋和著名演员成龙号召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也不知道他们的影响力起到多大效果。

    当代的手机生活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去电影院了。

    每当想起《英雄儿女》、《上甘岭》影片的历史画面,我依然激情澎湃。这种感觉也只能在50多年前才能找到。

    老年朋友,你还去电影院看电影吗?你还记得六七十年代那激情澎湃看电影的场面吗?

    说明:文章原创独发头条,配图源自网络

    发布于:山东省